弟弟的過敏體質眾所皆知
但是最近的狀況還不錯
昨天晚上牽著他的小手一路走回家時我滿是感動
感動什麼呢?
你/妳一定無法想像
這是他從滿月以來我第一次摸到不粗造、光滑細嫩的手背
晚餐時間立刻拍照存證
左圖是今年二月初過敏發作的狀態、右圖是昨晚白裡透紅的小手
太值得紀錄了!!!!
本身過敏體質(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的我會生出過敏寶寶是一點也不意外的事
幸運的是女兒的過敏比較輕微,皮膚偶爾會乾癢洗完澡一定要上乳液保濕
鼻子也是輕微過敏常常會打噴嚏,但還不至於鼻水共共流
但兒子的過敏則就是青出於藍了
還沒滿月就整頭整臉的脂漏性皮膚炎,皮膚每況愈下太難護理,
四個月大時索性讓他剃光頭以便護理頭皮,
剃刀嚕過去,剃下的不只頭髮還有一大堆的皮膚屑我看美髮師都要嚇壞了
約莫六個月開始時常感冒且我發現小兒科醫生開的藥品總會有舒喘類的藥物
且偶爾還會開支氣管擴張劑讓我帶回家用蒸氣機給他吸
有一次我在跟醫生說我擔心弟弟每次感冒都這樣喘我怕會演變成氣喘
醫生毫不思索地回答我”他有氣喘啊~”
醫生說弟弟是典型的”三合一”寶寶:皮膚過敏+鼻子過敏+氣喘,買一送二的概念
然後醫生開始教我判斷弟弟的狀況,當他開始鼻水共共流有生病的跡象就先觀察皮膚
他的皮膚是指標,當有細菌病毒侵入身體,皮膚會第一個先爛掉
所謂的爛掉就是粗、癢、紅、破、滲組織液… 嚴重起來身上沒有一塊皮膚是乾淨光滑的
即便沒有生病的情況下好多部位也都是紅紅粗粗的
看了能不心疼嗎?
常有朋友看到弟弟的照片會問我為什麼他手/腳紅紅的
當我回答是過敏,大部分的人就會接著問是什麼造成的
我只能照實回答”是我造成的~” 遺傳啊~ 我能怪誰呢?
照顧過敏寶寶這條路很漫長,是場長期的耐力賽
有些網路文章和書上說控制得好就可以痊癒(我不奢望但求能控制住),而控制不好會更嚴重(這嚇到我)
我自己本身的異位性皮膚炎是青春期過後就漸漸好了(生完老二又跑回來找我)
但是兒子的情況比我嚴重很多且還伴隨有氣喘的問題,我當然不敢輕忽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看著弟弟的皮膚狀況有越來越好的趨勢,當然還是會發作,但嚴重度似乎減輕了,而穩定時的狀況也比先前更進步了
我的結論是沒有單一法則,必須要多管齊下,也很值得要來記錄一下,因為不論吃的用的都不能大意啊~
環境
大家都知道過敏兒最怕塵螨,所以空氣清淨機是必備
我們家那貴鬆鬆兩萬多的大金空氣清淨機是放在小孩房的(很安靜,有自動偵測功能)
弟弟的嬰兒床,我買了北之特的防螨床罩把床墊包起來,印象中要兩三千
枕頭買的是3M防螨枕心
床單、枕套、被單要經常換洗就不用說了
自己開始手作之後枕套我自己用二重紗製作,吸汗透氣,學校午睡用的被子我也用二重紗做給他們
為了兒子我還特地請姨丈從美國幫我扛了Dyson圓筒式的吸塵器回來(當時還沒有出無線的)並且加買了可以吸床單塵螨的套件
塵螨會在潮濕溫暖的環境孳生,醫生交代除濕機一定要開,我沒有在小孩房間固定放置除濕機(太佔空間畢竟已經一台空氣清淨機了),但是小孩房間冬天開暖氣夏天開冷氣,一方面保持乾燥,一方面異位性皮膚炎寶寶怕流汗…
最近表姊還幫我買了防螨噴霧可以噴寢具
在外玩耍就沒辦法了,回到家一定要馬上洗乾淨,必要時抗組織胺伺候,過年前弟弟去親子館玩耍在球池裡打滾,回家就腫了(蕁麻疹~)
飲食
雖然無法完全擇食,但是曾經諮詢過營養師對食物有一些了解,幫助也不小,盡量避開容易過敏的食物,也要密切觀察,因為食物的過敏有分急性與慢性的,急性的可能吃下去幾小時內就有反應,慢性的則是慢慢在身體裡面累積,長期下來對皮膚也很不好,因此急性的部分要靠觀察,慢性的部分在做過敏原檢測之前我只能盡量避開擇食裡面提到對皮膚不好的食物
兒子開始吃副食品到現在,只要是疑似對他造成過敏的食物我就會盡量避開,他的反應很明顯,是急性蕁麻疹,因此抗組織胺是隨身必備藥品,一有不對勁先灌再說,一定有人會說這樣直接就灌藥好嗎?我只能說沒事的時候當然不會抓來吃藥,但是已經發現不對了,我可不會冒著引發氣喘或因急性過敏造成呼吸道腫脹休克的風險
目前已經發現疑似過敏的食物有:木瓜、熟番茄、水蜜桃… 除此外,巧克力是絕對不給的
慢性的部分,這些食物我會盡量少給:花生堅果、青/甜椒、四季豆、蛋製品、柑橘類
過敏寶寶要調整成溫暖的體質比較不容易發作,因此寒冷的水果也不宜多吃,冰的少給,我最常準備的水果是蘋果和香蕉
大部分時候每天都會煮湯,湯裡一定會放老薑
這個冬天我還讓弟弟每天早上喝溫薑汁(參考擇食),直到他最近開始抗拒
但即便不喝薑汁,水也一定要喝有溫度的,弟弟早上會喝奶,姐姐則是一杯溫水/溫薑汁
飲/食用水的部分,我們也是砸了本在廚房裝了淨水器
保健食品
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益生菌,但是我必須要說益生菌的效果真的是要很長期的吃才看的出來,但是中途很可能會因為看不到效果又要一直砸錢就放棄,好在小阿姨的皮膚科診所有進益生菌,我就長期給小孩服用,算一算從弟弟滿月以來到現在已經整整兩年了耶~ 既然要給弟弟吃,姐姐也一起吃,然後直到最近我才覺得開始有效果,怎麼說呢?雖然只有輕微過敏,但之前睡覺常會說皮膚癢的姊姊最近很少會說癢了,看來每天一包益生菌的確是有幫助的,但是沒錯超傷荷包,一盒市售價2900的益生菌有60包,兩小每天吃一包,兩年也吃掉七萬啊!!!!!! (還好自己阿姨有打折省很大)
說到益生菌,在一次公司的產品宣導活動上聽到營養師介紹,說大家都知道益生菌/好菌對身體好,但是如果身體裡面的環境不適合益生菌的生長,再多的好菌一吃下腸道就死光光也是枉然,因此要讓吃益生菌的效果更好,必須同時補充益菌生(膳食纖維),因此當下我也決定幫弟弟換奶,現在改喝有添加益生菌和益菌生的小安素,姐姐三歲就自己斷奶了,但是家裡現在備有一些小瓶裝的小安素,她如果想當飲料或早餐喝我就讓她喝,弟弟則是每天早上的奶我改泡小安素~
穿的
我沒有誇張到一定要買有機棉的衣服給孩子們穿,但至少貼身的衣物大部分都會買有牌子的純棉服飾,這絕不是愛慕虛榮,而是不要穿到原料來源沒有保障的黑心品,之前我也常拜託住美國的阿姨回來時幫我扛,我買的都是美國的平價品牌(old navy, carter’s居多),便宜好穿而且最大的好處是不縮水,孩子的衣服之前一定會用烘衣機烘,確保塵螨死光光,沒有烘衣機可用的時候我就用除濕機,總之衣服一定要很乾才能收~ 現在有時自己會做衣服,也是一定用自己挑選過的進口布料製作,確保品質,另外我用二重紗製做手作吸汗巾讓他們玩耍時墊在背後吸汗,不論夏天冬天都很好用,這樣直接抽換不用脫衣服也可以保持乾爽,朋友覺得送禮自用都好用前些日子我還接了不少訂單,哈~
下一步,我請表姊從澳洲買尤加利精油,聽說衣物用尤加利精油浸泡過再清洗也可以防螨,等到貨啊~
用的
洗澡大多用母乳皂和清水,不用沐浴乳,之前有人介紹一罐益皮特乳膏說可以洗澡用,弟弟皮膚粗的誇張時我會給他用,洗完澡立即上乳液保濕,紅的地方上藥膏
外用的保養品,我用過的不計其數了,看到有人推薦什麼我都會試,選擇自己喜歡的用(有空再來一一記錄/介紹),冬天需要rich一點的乳霜,夏天則用清爽一點的,最近我還讓他用我的玻尿酸乳液
有人說不天天洗澡免得太乾,但我個人覺得清潔很重要,身上有油垢和汗水寶寶更不舒服會不好睡,若怕太清潔帶走皮膚上的油分,就用清水沖,水溫不要太高,沖洗完立刻保濕,可以趁身上還沒全乾先上一層好吸收的油類保濕(嬰兒油), 之後再擦乳液,皮膚紅的地方要加強,我常常洗完澡擦過後,睡前又會在他手腳紅紅粗粗的地方在塗上厚厚一層油性高的乳霜,當然難免會沾到床單被單,但總比乾癢抓到流血好吧~ 冬天早上也是塗上厚厚的油狀乳霜再穿襪子
鼻過敏與呼吸道護理
小兒科醫生有推薦我一款洗鼻器,弟弟若有流鼻水我早晚會幫他洗鼻子,從幾個月大開始用,他現在已經整個超習慣不抗拒,可以自己拿著手帕讓我幫他噴完之後擦鼻水
若有鼻塞,朋友推薦給我的珮夫人貼片就派上用場,單價不斐一片要五六十,我看到團購價平均一片36的立馬訂10盒
呼吸道的部分,若因為感冒咳嗽有喘的現象就加藥用三合一電動吸鼻器的噴霧功能做噴霧治療,平時如果咳嗽,不加藥吸噴霧保持呼吸道的濕潤,也會讓他的呼吸比較順暢,夜裡比較好睡,畢竟怕塵螨的環境要保持乾燥,呼吸道又要濕潤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需要時睡前噴霧一下
其他
過敏寶寶的免疫力與一般孩子不同,我個人覺得他抵抗力很差比較容易生病,一歲多經歷過一次腸病毒後水神抗菌噴霧器也進駐孩子的房間了,三不五時開一下,孩子有生病時睡前開一下,除了抗菌也可以調節一下空氣中的水氣,另類的呼吸道護理~
過敏寶寶怕蚊蟲咬,容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中醫師告訴我被蟲咬傷後會腫一大包硬硬的那種,也是屬於過敏反應,對蚊蟲咬的過敏,防蚊用品是夏天必備,去年夏天買了紐西蘭的防蚊液,根據小兒科醫生黃瑽寧之前的一篇文章,只有兩種成分能夠有效防蚊,我買的防蚊液就是其中一種,用過之後真的覺得比其他防蚊液/精油來的有效許多
中醫/西醫
去年夏天帶二小貼了三伏貼,因為中醫師是自己的國中同學,全家也就一起吃中藥調理了有三個月左右,覺得有改善,後來因為同學出國旅行又換了執業的診所才中斷,同學有說中藥調理最少要三個月,所以我們算有達成一個療程吧!?(笑~)我想今年夏天一樣會帶去貼三伏貼,若是同學的看診診所交通不會太不方便,或是找到可以信賴的中醫師,我是覺得長期調理滿不錯的,要記得天天吃藥是麻煩了點,但是還好二小不抗拒中藥
西醫是急症時必須的,感冒生病我還是第一時間衝西醫啊~ 有過一次弟弟因為哮吼症門診後緊急住院的經驗嚇壞我,覺得要找到周末也有看診且可以信賴的診所也是相當重要的~ 口袋名單裡面一定要有平常習慣看診的醫生、假日有看診的診所、可以信賴的急診醫院(有一次半夜弟弟疑似有狀況我衝離家最近的醫院,結果駐診的小兒科醫生愛理不理,一副你平常不在這家醫院看診沒有病例,幹麻衝來這裡急診的姿態,姑且不論醫術,態度就讓人很不舒服覺得很靠不住啊)
常備藥品
常常吃藥擦藥不好,但我覺得也不要害怕,有急症時先用藥控制在加強平常的護理,慢慢地需要用藥的頻率是會慢慢降低的,含有抗生素/類固醇的外用藥膏以及口服的抗組織胺都是我會隨身攜帶的藥品,以備不時之需,有時出門在外或是半夜在家診所沒開時,有狀況就只能先靠自己啊~
以上,把我想到的記錄下來再陸續更新~
護理之路還要繼續,弟弟的狀況也一定還會因為某些情形而改變,過敏不可能不再發作,但只希望能夠漸漸控制下來,發作的頻率拉長,每次發作的嚴重度也漸漸降低…
這一路我還是很幸運的,至少現在有漸漸地改善,而且身邊有好多資源與間接協助
有當皮膚科醫生的阿姨省去我多少看診拿藥的時間,用藥起來也放心許多,長期需要吃益生菌更是省很大
有定居美國但很常回台灣的阿姨/姨丈三不五時幫我扛一堆有的沒的,省了我價差、運費
有在做紐澳代購的表姊也幫我進了不少弟弟可以用的乳液和用品(例如蜂蜜膏何防螨噴霧)
公婆也很配合會注意一下不要餵食他不能吃的食物(有些長輩很鐵齒的~)
然後打完這一篇,我覺得還是少買兩件衣服吧~
養小孩已經很吃力了,家有過敏兒更是”勞神傷財”啊~